為什么交通信號燈要采用紅黃綠3種顏色,而不用其他顏色呢?
我們從小就會背誦的交通口訣:紅燈停、綠燈行、黃燈亮了等一等。
可是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惑,為什么交通的信號燈要用紅、黃、綠三種顏色,而不用其他顏色呢?
紅色信號燈的由來:
其實,在早期的交通信號燈是為火車設計的,當時采用的是紅色,紅色在可見光譜中波長zui長,而紅色的可視距離要比其他顏色更遠,所以,紅色的指示燈便作為火車的專用信號燈,其作用就是起到警醒和醒目的特性。
綠色信號燈的由來:
綠色在可見光譜中的波長僅次于黃色,也是一種較容易看見的顏色。
早期的時分,綠色代表“警示”,白色則代表通行,這在《鐵路信號》都有記載。
早期的鐵路信號指示燈的備選顏色是白綠紅,紅燈的意義和如今一樣,白色代表通行,綠色代表警示。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,白色的光線容易和事物交融,比方月亮,路燈等等都會影響司機的分辨才能,從而引發事故。
從此白色的信號燈退出舞臺,綠色信號燈改為通行。
黃色信號燈的由來:
黃色指示燈的創造者是中國人胡汝鼎,胡汝鼎早年在美國留學的時候,在街上行駛,綠燈亮起時準備前行,卻被急轉彎的車輛擦身而過,于是他就想用另一種顏色指示燈,提示行人留意平安,就是后來的黃燈。而黃色在可見光譜中的波長僅次于紅色。
1968年,結合國《道路交通和道路標志信號協議》對各種信號燈的含義作出了規則。其中,黃色指示燈是作為正告信號,面對黃燈的車輛不能越過停車線,但當車輛已非常接近停車線而不能及時安全停車時,能夠進入穿插路口等候。爾后,這一規則開端在全世界通用。
另外,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:信號燈應該按波的長短選擇排名前三的顏色。但由于橙色與紅色和黃色比擬接近,為了便于駕駛員和行人辯別,所以舍去了排名第二的橙色,而依次選擇了紅色和綠色。
知識擴充:
1、可見光是電磁波的一種方式,普通人的眼睛能夠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~760納米之間。其中紅光波長范圍是760~622納米;黃光波長范圍是597~577納米;綠光波長范圍是577~492納米。
2、依照國際規范,道路交通信號燈共有8套。無論是圓形紅綠燈還是箭頭紅綠燈,交通信號燈都會依照紅、黃、綠的次第排列,zui上方或zui左邊的一定是紅燈,而黃色指示燈則位于中間。這樣排列是有原因的——假如電壓不穩或者陽光太強,信號燈固定的排列次序便于駕駛員辨認,以保證行車安全。